孝道感恩故事——舜用爱心感家人

2011-04-08 |   点击量:1618

分享:
    舜是我国上古时代的君主,以贤明能干、公正无私著称。他不但邦国之事处理得有条不紊,而且在自己的家里也能够尊重父母、爱护兄弟。使一家人亲密无间、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舜能有一个和乐美满的大家庭,那可真是来之不易。据说舜从小就很聪明,也很善良,十分孝敬自己的父母。可是,舜只有十几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患病去世了。舜的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这就是舜的继母。继母刚嫁过来的时候,对舜虽然说不上疼爱也客客气气,相安无事。后来,继母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象。自从有了象,继母性格中刁钻刻薄的一面逐渐暴露了出来。她对待亲生的儿子那可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揣在怀里怕压了,溺爱得不得了;对待舜却是另一副脸孔,整天横眉竖目的,恨不得把舜一脚踢出家门,只是由于舜的父亲的原因,才暂时隐忍不发。舜的父亲也只是在妻子亡故后不久的一段日子里对大儿子还略加呵护,等到次子出世以后,就任凭新妇处置,再也不闻不问了。舜在家里,什么脏活累活都是他干,吃的是残汤剩饭,穿的是破衣烂衫,睡的是牛栏柴房。即使这样,继母还是整天横挑鼻子竖挑眼,稍稍有点不如意轻则恶骂,重则毒打。
    最后,逼得舜忍无可忍,决计弃家出走。就在这时,舜的父亲得了眼病,医治无效,竟然成了盲人。舜看到父亲失明之后,不但不能照顾继母和幼弟,就连自己的生活也几乎不能自理了。在这种情况下,舜觉得自己应该留下来照料父亲,为此受点委曲也算不了什么。从此,他一个人干俩人的活,白天在山下的农田里辛勤耕作,晚上回家再忙活家里的一摊子事,每日起早贪晚,任劳任怨,把里里外外收拾得井井有条。街坊邻里见了,都夸他聪明能干,是位贤士。
    当时的国君尧听说了舜的事迹,认为他孝敬父亲、容让继母、爱护幼弟,一定具有高尚的品德,是个可堪造就的人才,就决定对他进行重点培养,以便将来把君位禅让给他。
    一晃几年过去了,舜转眼间已经20岁了,到了加冠之年,从此以后,他就可以加入成年人的行列了。这一年秋收过后,尧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舜,并让女儿带给他一份不大不小的产业。舜明白尧的意思是让他自己成家立业,同时他也知道,如果他从父亲的家庭中脱离出来,那两老一小的生活必定会陷入绝境。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留在父亲家里,直到把年少的弟弟象培养成人。舜的妻子很贤惠,她不仅同意舜的安排,而且立即付诸行动。她还替舜写信向尧解释。尧尽管心疼女儿,却十分赞赏小两口这种尊敬老人、爱护家庭的做法,自然不来干涉。舜的继母却不领情,她看到舜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新娶的妻子既美丽又能干,再看看亲生的儿子象,除了长得人高马大、白白胖胖之外,简直一无所长,越比心里越不是滋味,酸水坏水一齐往外冒。于是就出了一条杀害舜的毒计。老头儿开头还有点犹豫,经不住妻子的再三威逼劝诱,只好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父亲就打发象去叫舜修理老谷仓的仓顶。舜觉得有些奇怪,因为他和妻子刚刚为父母盖了一座新谷仓,老谷仓早就废弃不用了,还修它干吗?可是象却在一旁不停地催促他,还说父亲要他今天必须修好,父亲有别的用场。舜看看象脸上诡谲的表情,忽然明白了,顿时,心里充满了苦涩。他支走了象,说自己随后就到。象刚一离开,舜立刻让妻子找出一套厚厚的夹衣,在水里浸湿以后穿在身上,外面再罩上一件干衣服,然后拿着工具来到老谷仓下。象已经放好了梯子,舜爬上仓顶开始清理霉烂的稻草。突然谷仓里燃起火来,火舌很快就舔着了仓顶。舜急忙回头住下看,早已没了象的踪影,梯子也不见了。舜的怀疑被证实了,想到父母幼弟居然真的痛下毒手,他感到又气愤又难过。这时,他的衣服开始冒白气,身上烫得火辣辣地疼,他使劲抽出一根长长的檩条,将一头慢慢地放到地上,另一头架在仓顶上,然后沿着檩条飞快地滑到了地面上。与此同时,老谷仓“轰隆”一声倒塌了,呼呼的火苗直冲半空。再说象藏好梯子,偷偷地放了一把火,然后与父母在暗处观察。他们看到,舜虽然被熊熊的大火包围了,却挥身冒着白气,把火舌挡在了外面,他的身影又恰恰在谷仓坍塌之前神秘地消失了。就在他们面面相觑、惊疑不定的时候,舜从从容容地来到了他们的面前,平静地说:“爹、娘,谷仓烧毁了,都怪孩儿无能。”他的父亲、继母惊得张口结舌,呆若木鸡。
     就这样过了半年,继母又按捺不住了。她总觉得,舜的名望、地位、家产,甚至他的妻子,都应该属于她自己的亲生儿子。如果不想方设法完成这一心愿,就是死了也难以瞑目。慢慢地,又有一条毒辣的念头在她的脑子里产生了。
    有一天,象又来了,叫舜带上水篓和撅头去淘井。舜说:“不久前我不是刚刚淘过吗?”象说:“爹觉得这几天水里的泥沙特别多,他叫你再去淘一淘。”舜一听就知道象在撒谎,因为今天清晨,他刚刚为父母挑了满满一缸水,水质清洌,根本没有什么泥沙。舜隐隐觉得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阴谋,他不动声色地说:“那好吧,明天一早咱们去淘淘看。”到了半夜,舜与妻子悄悄来到井边,妻子把着辘轳,舜握紧井绳,慢慢地垂了下去,一边下垂,一边在井壁上挖了两排脚坑。快到水面的时候,舜停止了下垂,就在井壁上往横斜里挖了一个很大的洞,刚好能藏进一个人去。挖出来的土就由妻子吊到地面上,再运到远处。一切都布置好了,两人才放心大胆地回家去睡觉。
    不觉已是旭日东升,看来天气不错。舜吃完早饭刚要出门,正好碰上象来叫他,俩人便一块儿来到井台旁。象一再地说,自己身子太重,下井的时候,恐怕舜拽不住,看来舜只好自己下井了。舜也不说什么,三下两下就到了井底,一猫腰钻进了小洞。几乎就在同一时刻,一块巨石从井口砸下来,擦着舜的后背落入井水中,发出了一声巨大的轰响。紧接着第二块、第三块……,足足扔了有十五六块大石头。这时,只听象在上面喊道:“哥,你在下面吗?你怎么样啦?”舜一声不吭。过了好久,象又把刚才的话喊了一遍,井下仍然毫无动静。象噔噔噔地小跑着回家报喜去了。舜也赶紧顺着脚窝攀上井台,快步回到家里。舜刚刚换好衣服,就听见象在院子里气喘吁吁地说:“不好了,嫂嫂!我哥掉到井里淹死了!”舜妻不急不火地说:“你可真会胡说,你哥这不是好好的吗?”说完往身后一指,只见舜倒背着双手,威严地走出了房间。象就像突然挨了一闷棍,“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过了半响,他才从地上爬起来木呆呆地回了家。
    经过这两件事,舜满心以为,父亲、继母和弟弟能够从中感悟到自己的一片苦心,吸取教训,重新做人。不料,得到的是更多的仇恨和伤害。但舜仍然一如既往地照顾父亲和继母,爱护不争气的弟弟。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舜带领村民们整天忙于春耕。象却纠集了几个浪荡少年,背上弓到后山上打猎取乐。舜总是利用吃晚饭的时间对他进行耐心地教导,劝他不要结交那些坏朋友,应该积极参加春耕劳动。象只是撇撇嘴,压根儿听不进去。春耕到了最忙的时候。 一天晚上,舜又想在吃饭的时候劝劝象,可是象没有回家吃饭。到了掌灯的时候,象还没有回来。父亲和继母都有点坐不住了,连声催促舜出去找一找。舜也很为象担心,因为眼下正是猛兽出没的季节。舜多叫了几个村民,举着火把上了后山。刚到半山就听见有人声音嘶哑地喊叫:“救命呀!快来救救我啊!”正是象的声音。舜拔腿就往那边跑,顺着喊声,他很快就来到一棵树下,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只见象已爬到了树梢上,双手死命地抓住树杈,不停地发出恐惧的叫喊。一只硕大的野熊,人一样地站在树下,用两只前掌没命地拍打、摇撼着树干。碗口粗细的树干剧烈地抖动着,象的双手已经被震得快不听使唤了。在这紧要关头,舜已来不及仔细考虑营救方,他飞快地从背上摘下长弓,搭好一只利剑,“嗖”的一声射中了熊的后背。突然的剧痛使野兽更加暴跳如雷,它一下子转过身来,第二只硬箭又射中它的前胸。它好像浑然不觉,怒吼着扑向了舜。舜住旁边一闪,巨大的熊掌擦着了他的左臂,一块巴掌大的布片带着血丝飞向空中。钻心的疼痛使舜再也握不住弓了。他刚一定神,野熊已经扑到了眼前。舜巳无处可逃,只好咬紧牙关,闪电般拔出腰里的短剑,用尽全身的力量刺进了熊的心窝。野熊像一座肉山一样倒了下来,重重地压在了舜的身上。
    熊死了,象得救了,舜却受了重伤,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妻子为舜轻轻地擦去身上的血迹,她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不停地滚落下来。象跪在大哥的床前,捶胸大哭,眼泪鼻梯,抹了一脸。继母也悄悄地来了,头也不敢抬,不声不响地蹲在了象的后面,不知是因为感激还是因为惭愧,居然也眼泪汪汪的。舜的父亲跌跌撞擅地冲进屋子,老泪纵横地说:“儿啊,你在哪儿啊?爹对不住你呀!爹老糊涂了,错怪了我儿!”说着说着就泣不成声了。
    半年以后,舜逐渐恢复了健康。他惊喜地发现,父亲和继母不但对自己和妻子亲亲热热的,就是对左邻右舍,也总是和和气气的。村民们对他们的态度也由厌恶变成了敬重。象更是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不但彻底疏远了从前的那些狐朋狗友,而且发愤学习,一心向善,在舜的精心辅导下,终于有所成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贤士。舜继承君位之后,就把象封到名叫有庳的地方,做了那里的最高长官。
    舜所处的上古时代,虽然说距离现在非常非常的遥远,但是这种尊老爱幼的美德,却被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一代代地继承了下来。